通过十二五综合投资建设,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硬件平台建设方面,体育运动心理实验教学中心新增设备147件,价值631.41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设备增加了7台件套,使得中心的心理学仪器设备配置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力促进了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 在中心运行方面,实验室通过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实验室网站,搭建了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完善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与教学手段。 教学团队建设方面,通过专兼职结合的方式,吸纳优秀人才,建立了一支动态稳定的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教学团队。中心实验教学团队较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立项之前增加了5人,新增博士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新增教授3名,副教授1名。目前,团队共有专兼职教师18人,老中青比例为2:8:8,来自7所院校的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4个学科。团队成员共计有8人次获各类人才称号,其中1人获“天津市科技之星”称号,2人分别入选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2名教师分别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及第二层次计划,此外,还有3名青年教师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实验教学方面:团队成员在竞技运动心理、锻炼心理、运动技能学习、体育运动社会心理、运动员心理咨询与训练、运动与认知神经科学等多个方向开展运动心理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运动心理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完善了体育运动心理实验课程体系。含有实验课程的《运动心理学》获国家级精品资源课程称号;获天津市教改项目3项,共计经费14万,其中姚家新教授做为负责人的《以〈运动心理学〉网络考试改革为抓手,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获重点项目立项;《以能力为导向构建高等体育院校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创新与实践》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此外另有1项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教改论文6篇,出版实验教材5部;开设了独立的创新性实验课程两门,新设计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共计34个。 在科学研究方面,团队成员共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横向课题5项,共计经费491万元;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56篇(其中SCI4篇,SSCI1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体育总局第30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奖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知识版权1项。 在学生培养方面,培养学生获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12项,其中国家级5项、市级2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SCI论文1篇。 2013年实验中心教学团队获天津市教学创新团队、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2项荣誉称号。同时实验中心在2014年在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绩效考核中获优,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茅。 在示范辐射作用方面,专业教师有带领学生深入实践一线,转化教学与科研成果,开展科技服务,服务国家与天津体育事业发展的传统。十二五建设期间,科技实践中团队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的实验教学成果,反哺团队在国家女子排球队、国家女子水球队、国家现代五项队、国家高尔夫球队、天津市射箭队、天津市射击队、天津网球队等多支运动队伍开展的心理科技服务工作,为服务上述队伍备战2012伦敦奥运会、2016里约奥运会、2017全运会等重大比赛服务,提供了丰富的心理训练手段及心理教育课程内容。 此外,实验中心建设的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同类体育院校的关注。先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来中心参观交流。他们对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成果给予充分肯定。2016年举办了“京津沪运动心理学研究生学术会议”,展示了实验中心在人才培养中所取得的效果。较好地发挥了实验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