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器名称:头戴式视线追踪分析系统
仪器型号:EyelinkⅡ (EyelinkⅡ眼动仪是根据光学记录法原理捕捉和记录眼动情况的专业仪器。针对不同实验目的,可以得到相关眼动数据。其中最为常用的包括:注视时间、注视区域、注视频率、注视轨迹、眼跳宽度和眼跳停留位置等)
地点:实验楼A403
仪器性能:
高采样率和低噪音:Eyelink II眼动仪的采样率为500Hz,即每2毫秒采集一次数据,能够提供高速和低噪音的图像处理技术。此外,最新一代的Eyelink眼动记录仪的采样频率可达1000Hz,进一步提升了数据采集的速度和精度。
高空间解析度和低误差:Eyelink II眼动仪具有优越的空间解析度,误差小于0.005°,并且瞳孔分辨率可达直径的0.1%。凝视位置误差在0.25°-0.5°之间。
实时追踪和低延迟:该仪器实时追踪眼动的延迟仅为3毫秒,确保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多种应用模式:Eyelink II眼动仪支持多种应用模式,包括Basic Experiment(处理文本、图片、录像,需要编程)、Video Overlay(处理动态数据,不需要编程)等。
设备配置:Eyelink II系统要求较高的硬件配置,包括高性能的CPU、大容量硬盘、高分辨率显卡和足够的内存等。这些要求确保了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处理。
EyelinkⅡ眼动仪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多个学科和应用领域。简单介绍几个领域:
心理学研究领域:
EyelinkⅡ眼动仪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记录和分析人在处理视觉信息时的眼动轨迹,广泛应用于注意、视知觉、阅读等领域的研究。例如,在阅读研究中,通过分析注视时间和回视次数,可以揭示语言加工的认知规律;在视觉搜索任务中,眼动数据能帮助研究者理解目标检测的效率与策略。此外,情绪与面孔识别研究也依赖眼动仪来追踪被试对不同刺激的注视偏好。
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
在运动心理学领域,主要通过眼动技术来研究专家运动员与新手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视觉策略和模式。专家运动员具有优越的视觉信息加工能力。他们的眼动模式更为简洁,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迅速把握有效信息,并将注视点集中在关键区域,通过较少的注视次数获得较多的有效信息。此外,专家运动员在关键区域留有较长的注视时间,从而获得较高的视觉加工效率。此外,眼动技术还应用于裁判员的研究,记录和分析他们在裁判过程中视觉注视的变化规律,以提高判罚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神经科学与临床医学领域 :
在神经科学领域,眼动仪用于探究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眼动异常模式,辅助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例如,平滑追踪眼动(SPEM)和扫视任务(saccade)的异常可作为精神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此外,眼科医生利用眼动仪分析斜视、弱视患者的眼球运动功能。
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
在人机界面(HCI)和产品设计中,Eyelink眼动仪帮助优化网页布局、广告投放和软件交互逻辑。通过热图(heatmap)和注视路径分析,设计师可以识别用户的注意力焦点,减少界面认知负荷。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领域也借助眼动数据提升沉浸感,实现基于注视点的交互功能。
欢迎感兴趣的老师们、同学们前来交流、使用。